本文会介绍铜及其合金在模具制造中的应用,重点分析其分类、性能特点和实际应用。铜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导电性和导热性,在工业领域中尤为重要,尤其在模具行业中扮演关键角色。
1. 铜及其合金的概述
铜及其合金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导电性和导热性,在工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海水中,铜合金能抑制腐蚀和藻化,成为关键材料。此外,其良好的可焊性、易铸性和易于回收再利用的特性使其在模具制造中具有显著优势。
国民经济的五大核心产业——机械、电子、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和建筑业快速发展,对模具行业提出了更高要求。模具被誉为“工业之母”,是高效大批量生产关键零部件的重要工艺装备。模具生产工艺的把控对提升质量、经济效益和创新能力具有深远影响。其中,模具材料是决定模具性能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影响精度、耐用性和生产成本。因此,研发高品质模具材料以满足市场需求的课题备受关注。
2. 铜合金材料的分类与性能
2.1 高强耐腐铍铜合金
铍铜合金是塑料、玻璃及金属制件热塑性加工中的关键材料,适用于注射模和吹塑模制造。其出色的铸造特性能生产高精度、结构复杂且细节清晰的模具零件。铍铜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高导热性有效缩短塑件成型周期,延长模具寿命。此外,其易于焊接修复,强度不受影响,具备出色的防锈性能,简化维护工作,市场需求量巨大。
在模具铸造中,铍铜合金的散热性能远胜传统钢材,主要用于精密模具和塑料模。例如,庄建平等研究通过在真空环境下熔炼铍青铜,去除气体和杂质,并加入0.2%铌,结果显示高铍青铜(含1.9%-2.0%Be)的伸长率从2%-5%增加到9%;低铍青铜(含0.45%-0.55%Be)的伸长率从8%-13%升至19%。对比常规球墨铸铁凸模,低铍青铜凸模使用寿命为其5倍,高铍青铜凸模为10倍,验证了其优异性能和经济效益。
铍铜合金硬度通常在36-42 HRC之间,意味着在承受压力和磨损时具有更好抵抗能力,延长模具寿命。其热处理工艺相对简单,可通过热处理进一步提升力学性能。另一个显著优势是优异的导热性能,高导热系数使热量迅速从模具表面传导至内部,精确调节模具温度,优化成型周期。与传统钢模相比,铍铜模具成型周期显著缩短,工作温度可降低20%。在冷却困难问题中,铍铜模具可缩小脱模温度与模具壁温的温差,缩短冷却周期,壁温降低幅度控制在15%以内,提升成型零件质量,简化模具结构设计,降低制造成本。
选用铍铜时需综合考虑屈服强度、弹性模量、热传导效率和热膨胀比率等关键指标。其在热应力方面的表现远超传统模具钢,使铍铜模具使用寿命突出,成为塑料模制造领域的创新亮点。
铍铜合金通常含约2%铍,其余为铜,可能含少量镍或钴以增强性能。热处理包括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以达到所需强度和硬度。Aluminum Bronze Material Properties
2.2 高耐热铜合金
高耐热铜合金能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良好力学性能和抗软化能力,适用于制造高炉风口、渣口套、吹氧管头、电极夹持器和结晶器等关键零部件。其使用延长设备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和停机时间。
根据基本特性和应用范畴,细分为具体用途零件。如风口和渣口套等对尺寸精确性要求较低的部件,一般选用电导率超过75%IACS的脱氧铜。在钢铁冶炼中,吹氧管喷头需耐受极端高温,选用无氧且贫磷的脱氧铜,电导率达100%IACS。Cu-Cr-Zr-Mg合金体系经淬火时效处理后,导电和导热性能成正比,制造风口和渣口套等关键组件时备受青睐。
软化温度和高温强度是衡量零件性能的指标。高耐热铜合金在模具中的应用提升热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其优异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在恶劣生产环境中保持性能,减少因磨损或腐蚀导致的模具损坏。高导热率高于普通钢材,模具中热量传递更有效,实现均匀温度分布,减少成型部件内应力,避免裂纹。
日本材料企业开发Cu-Co-Be系、Cu-Fe-P-Sn系和Cu-Cr-Zr系合金,因高强、高导热、耐疲劳和耐磨特性,广泛用于机械重要零部件制造。这些合金提升零部件整体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推动连铸技术进步。
研究通过引入特定合金元素并利用热处理形成细小析出相,实现强化效果。弥散强化铜基合金在核反应堆恶劣环境下表现良好,耐腐蚀性强,耐高温高压,热导率高,提升热交换效率,机械强度和硬度比普通铜基合金高12%。Radiation-resistant properties of copper alloys
2.3 高强耐磨模具用铜合金
铝青铜合金因独特的铸造微观组织的致密化特性及高强度和优异韧性,在耐磨零件和特种模具制造中占据重要地位。国内通过科研攻关,制备新型高强度耐磨铝青铜合金,替代进口关键机械零部件,取得技术与经济效益。
板式热交换器行业快速发展,引入Cu-14Al-Fe-Mn合金制作高强度焊接件和耐热材料。国内开发含11.5%-15%铝的新型铝青铜合金,具有高硬度、耐磨损、高强度和高刚性,抗变形能力强,高导热系数。在模具制造中,尤其在拉深和压制不锈钢坯料时,避免黏模和划伤,提升零件成形质量,减少维修次数,推进行业发展。
标准铝青铜铝含量通常为5%-11%,11.5%-15%可能为定制合金,可能形成不同微观结构,增强强度和耐磨性。Aluminium bronze - Wikipedia
2.4 高强弹性铝青铜
高强弹性铝青铜主要含铜、铝及少量锰、镍,具有高强度和优异弹性,制造耐磨耐腐蚀机械部件如精密开关。在模具中提升冷却效率,减少热变形。其高弹性模量和热稳定性确保在高温高压下保持形状和尺寸稳定性。
早期依赖锡青铜、青铜和白铜等传统材料,但强度和弹性有限。铍青铜性能优,但成本高、生产复杂、易时效变形且有毒性。国际上自20世纪70年代起研究铜基弹性材料,开发含镉、银、钴等稀有金属的新产品。国内成果如820金、H80-1合金和LC(Cu-Ni-Zn)合金,硬度、抗拉强度、耐热性和耐腐蚀性提升,但仍需突破。
马氏体相变特性形状记忆合金成为研究热点,如Cu-Zn-Al、Cu-Al-Ni和Cu-Al-Mn系列,在医疗、航空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在模具中,可制作可变形组件,冷却时保持特定形状,加热时恢复原形,通过温度控制实现复杂零件高精度成形,减少更换模具次数,提升效率。Applications for Shape Memory alloys
结论
铜及其合金在模具制造中不可或缺,从高强耐腐铍铜到高耐热铜合金,再到铝青铜和高强弹性铝青铜,每种类型均满足特定应用需求。理解和利用这些性能对优化模具性能、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